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
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湖北农业信息网讯:谷瘟病的病原菌为灰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梨胞菌属真菌。在我国谷子产区普遍发生,是谷子的重要气传流行性病害。近年来由于推广的品种抗性较差,在部分地区危害有逐年…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湖北农业信息网讯: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谷瘟病的病原菌为灰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梨胞菌属真菌。在我国谷子产区普遍发生,是谷子的重要气传流行性病害。近年来由于推广的品种抗性较差,在部分地区危害有逐年加重趋势。
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谷瘟病是谷子种植过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属于真菌病害类型。谷子一旦染上谷瘟病,会使得全株皆感染并出现水渍状斑点,造成植株或枯死或倒伏,影响其产量与品质。那么,谷子染上瘟病怎么办?现将谷瘟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近几年随着杂交谷的推广,谷瘟已成为危害谷子生产的主要病害,一般地块减产两至三成,严重地块减产五至八成。当前夏谷已进入拔节至孕穗期,田间郁闭程度明显加大,谷瘟病也进入高发期。
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1.病害特征
谷子各生育期均能发病,可侵害谷子叶片、叶鞘、节、穗颈、穗轴或穗梗等部位,引起叶瘟、穗颈瘟、穗瘟等不同症状,其中叶瘟、穗瘟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叶瘟:谷子苗期即可发病,病菌侵染叶片,先出现椭圆形暗褐色水渍状小斑点,以后发展成梭形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部分有黄色晕环。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密集,汇合为不规则的长梭形斑,造成叶片局部枯死或全叶枯死。有时还可侵染叶鞘,形成鞘瘟,表现为椭圆形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多数汇合,扩大成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造成叶鞘枯死。严重发病时常在抽穗前后发生节瘟,节部先呈现黄褐或黑褐色小病斑,逐渐扩展环绕全节,阻碍养分输送,影响灌浆结实,甚至造成病节上部枯死,易倒伏。穗颈瘟:穗颈上的病斑,初为褐色小点,逐渐向上下扩展变为黑褐色,受害早发展快的病斑可环绕穗颈,造成全穗枯死。穗瘟:穗主轴上发病、变褐,会造成半穗枯死;或小穗梗发病、变褐,阻碍其上小穗发育灌浆,早期枯死呈黄白色,后期变黑灰色,形成“死码子”,不结实或籽粒干瘪。谷瘟病菌有高度的致病性分化,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
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图:谷瘟病
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一、发病症状
谷瘟病是谷子培植进程中注意的病害之一,发病较重。2.发生规律
谷瘟病菌主要以病残体在田间或发病的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遇水萌发,形成芽管、附着胞及菌丝,可直接穿透表皮细胞或经气孔侵入叶片或叶鞘内部穗轴上则多从小穗梗分支处侵入,茎节上多从其外包的叶鞘侵入。田间发病以后,以叶片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谷瘟病的流行程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生长季节降水量、田间湿度和结露程度等往往对谷子发病程度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湿度25℃,相对湿度大于80%,有利于该病发生和蔓延。春谷区7月中、下旬连续高湿、多雨,有利于叶瘟发生。7月下旬至8月初阴雨多、露重、寡照、气温偏低,有利于穗瘟发生。田间播种过密、湿度大、降水多则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谷子贪青徒长地块发病重;黏土、低洼地发病重。8月份是华北地区谷瘟病的发病高峰期。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一、谷瘟病的病害特征
谷子在各生育阶段都可诱发谷瘟病发生,分别引起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最重。叶瘟:叶片染病初呈水浸状暗褐色小斑,后变为梭形,中央灰白色,边缘紫褐色并有黄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灰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融合,使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茎瘟:茎节染病初呈黄褐或黑褐小斑,后渐绕全节一周,造成节上部枯死,易折断。穗颈瘟:染病初为褐色小点,后上下扩展为黑褐色,绕颈一周造成全穗枯死。主轴中部染病形成半穗枯死现象,呈黄白色。小穗染病穗梗变褐色枯死,籽粒干瘪。
3.调查要点
从谷子苗期开始注意检查植株下部叶片有无典型梭形病斑,在发病初期应及时防治。
谷子各生育期均能发病,可侵害谷子叶片、叶鞘、节、穗颈、穗轴或穗梗等部位,引起叶瘟、穗颈瘟、穗瘟等不同症状,其中叶瘟、穗瘟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叶瘟:谷子苗期即可发病,病菌侵染叶片,先出现椭圆形暗褐色水渍状小斑点,以后发展成梭形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部分有黄色晕环。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发病时常在抽穗前后发生节瘟,节部先呈现黄褐或黑褐色小病斑,逐渐扩展环绕全节,阻碍养分输送,影响灌浆结实,甚至造成病节上部枯死,易倒伏。
二、发病条件
4.防治技术
图:谷瘟病
气温为18℃~20℃、相对湿度大于80%时利于该病的蔓延。一般连续高湿、多雨、寡照,有利于叶瘟发生;阴雨多、露重、寡照和气温偏低,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谷子种植密度大、田间郁闭、湿度高和结露量大,发病较重。病残体较多的连作地块、低洼积水地块、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贪青徒长的地块,发病都比较重。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及时排灌,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要配合施磷、钾肥,或结合深耕进行分层施肥,增加植株抗病性。病田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2-3年轮作。
二、谷瘟病的防治措施
三、防治方法
(2)化学防治:在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可选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喷雾。如果病情发展较快,5-7天再喷1次。为了预防穗瘟,在齐穗期可针对穗部进行1次防治。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及时排灌,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要配合施磷、钾肥,或结合深耕进行分层施肥,增加植株抗病性。病田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2-3年轮作。
1.农业防治。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实行宽行密植,杂交谷亩留苗2.5万~3万株,常规品种亩留苗4.5万~5万株,防止田间过度郁闭。苗期亩撒施硫酸钾10公斤、二铵7.5公斤,抽穗前亩追尿素20公斤。病草要处理干净,收获后深翻土地。
2.化学防治:在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可选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喷雾。如果病情发展较快,5-7天再喷1次。为了预防穗瘟,在齐穗期可针对穗部进行1次防治。
2.化学防治。在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三环唑乳油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一般喷施2次,间隔期5~7天。为防治穗颈瘟,在抽穗前最好针对穗部再防治一次。在药液中可加入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用来补充营养,提高产量。
做好谷瘟病的防治工作,对实现谷子种植产量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谷瘟病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
- 全国网上十大正规赌博采访中记者发现,来农博会买种子也是灵机一动
- 三是落实管护机制,一是落实成效机制
- 穿梭降雨变成洪涝严重,该乡理事中度珍视防洪安全防范专门的学问
- 南方很多省份的猪价普遍在5.5元每斤以上,但由于受北方猪价稳中伴涨的影响
- 对农民进城购房提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买房的
- 用来保鲜的食物增加剂有为数不菲种
- 在此边植物栽培黑心姜经济效果与利益绝对较好,云峰镇的西班牙归国华侨吴筱勤还乡投入100多万元
- 1月汤森/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攀升至11年最高水平,美国原油收在45美元之下的两个半月低位附近
- 吴起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技干现场培养操练了藤梨病虫害鲜黄防控,农药利用率达38%
- 新闻报道人员开车230英里探望贵州西王者香集中产区吴起县马畅镇,现场见闻田间地头花菜收购价格跌至每斤0.1元